緯亞電子 | SMT專業(yè)貼片加工為您提供最適合的解決方案 |
公司地址:昆山市周市鎮(zhèn)宋家港路259號
公司電話Tel:0512-50139595
電子郵件Email: steven@pcbvia.com
上期我提到,要很成功的搞smt生產,一個廠家必須兼顧到管理、技術、人事和設備工具四大要素。我也對內smt用戶中在技術應用方面常見的一些現(xiàn)象提出了一點看法和建議。本期我將針對管理方面,從我這幾年來所接觸到和觀察到的,提出一些個人看法。希望能藉此引發(fā)用戶在這方面的一些思考,從而推進smt更好的發(fā)展。
smt生產管理,應屬于高科技含量的管理模式之下。因為完整的smt應用是屬于復雜技術之一,也由于此技術含量高的特性,使用戶在管理上更需借助于目前許多新進的管理概念和模式。smt的發(fā)展帶來了相應的管理新技術,如果您的公司由以往的THT插件技術為主的生產,發(fā)展到目前的以smt為主的生產過程中,并未明顯的展示出在管理上的變化和不同,很有可能公司在管理上未做得正確有效。即使是從事了多年的smt生產,初期的smt和目前的smt,五年前的smt和五年后的smt,管理上也都有不同的要求。從我和許多工廠的接觸中,我發(fā)現(xiàn)有相當多的管理層并沒有很好的意識到這些,甚至連去仔細考慮這問題也不曾有過。
技術管理(Technology Management)在整體管理中的成分比重提高了,也意味著對管 理人員在有關技術知識方面的要求提高了。這就引發(fā)了以下的一個問題。smt技術知識,非但不是一朝一夕能學好,而且發(fā)展很快,新技術、新知識不斷出現(xiàn)。對于一般十分忙碌的管理層人員,如何能安排時間來跟進這門技術呢?如果不去跟進又對管理效率不利。比如我曾好幾回見到管理層為屬下定下沒意義生產目標,曾見過一工廠經理為其生產線定下200ppm不良率的目標,而不知這200ppm的真實意義為何,生產線的能力和極限為何等等。這使得部下無所適從,反而激起一系列的自我保護行動,浪費公司的資源。有些工廠的管理則讓工程人員提議目標,這雖然在管理層對技術認識不足的情況下可行,但卻照顧不到因職責不同而造成的矛盾,無法使公司資源發(fā)揮得好,也同時難以好的判斷目標或建議是否得當。去年我在一家際聞名的公司參加一個設備配置會議中,見到了工程小組的評估設計報告中的許多技術上的錯誤,卻被一一批下,是這方面好的例子。平日多忙于計劃、派遣工作的經理們根本無法在技術上作出有效的判斷。
作為管理層,我們既難以安排時間跟進技術,又不能不跟進以確保效率,那什么是較佳的選擇呢?這問題也就引起其他方面,如組織、管理方式等的變更了。其中如雙向組織 (Matrix Organization)和權力下達等都是應這種需求而生的較可行方法。雖然這些新 的管理方式能協(xié)助補償管理人員在技術知識上的不足,但卻不能完全免去管理人員對技術方面學習吸收的必要,只是在程度和范圍上有不同罷了。這點用戶應給予注意。
除了對技術管理方面管理人員在技術認識上的更多要求外,smt的不斷微型化和多元化,也使得以往的制造管理(Production Management)漸失其效益而由比重逐漸提升的 制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所代替。smt帶來的自動化優(yōu)勢,也使這門人人口說卻未 深入理解善用的科技(自動化科技)成為管理人員應該鉆研的課題之一。
smt技術的另一特點,是其綜合性和廣大的技術關聯(lián)面。這帶來了所謂的技術整合管理 (Technology Integration Management) 和并進工程概念 (Concurrent Engineering)等的 應用要求。
smt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帶來了不少管理上的新要求。雖然一些新管理概念和模式已經相應而生,卻在推廣方面做得不是太夠。市場上難以見到專為這方面編制的研討會或課程。再看看一般公司內部,有多少管理人員曾接受正統(tǒng)的有關smt管理方面的知識培訓課程呢?
管理基本上是門軟科學,許多時候工作上的決策或執(zhí)行都是依經驗來決定而沒有方程式可遵循。能利用經驗是人類的長處,但經驗也往往成為發(fā)展的障礙。筆者在許多協(xié)助工廠改進的工作中就見到了好些管理層因以處理THT技術的模式來管理smt而做得不好。這點是不能不關注的。以上提到smtsh.c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上海smt的發(fā)展帶來了許多相應的管理概念(有些在先進工業(yè)已流行采用,但對內大部分工廠來說是很新的概念),既是新概念,也就意味著一般用戶沒擁有好的經驗或甚至沒有接觸過。所以當前想在工業(yè)界中爭長短的工廠,應該開放向外吸收新觀念知識。由于任何知識都須一段時間來吸收、消化、實習、應用優(yōu)化,軟體科學更是如此,所以這工作是越早進行越好。
目前,我們人類科技已進入了資訊科技時代。在地球另一邊的美也正因在這方面的發(fā)展先進而享有目前的經濟優(yōu)勢。亞太經濟問題對臺灣的沖擊較小,除了中大陸給予一定的市場機會外,其在資訊業(yè)上緊跟美的做法也應記上一功。另外地小而又沒有什么資源的新加坡,其賴以生存的是長遠的眼光和計劃,其政府把大力推行 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作為目前家重點方案之一。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告訴我們資訊 的重要性。在smt管理上資訊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視。smt復雜和發(fā)展快速,無數(shù)的技術和管理資訊需要有效的處理和應用。所以作為smt用戶,利用資訊是不容忽視的。應同時注意的是,資訊發(fā)達也有它的缺點,(smtsh.c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上海smt)許多不正確的觀念,傳多了卻被接受了。資訊的效率,不論對好的或是不好的都是同等的,資訊科技可以讓你接觸學習到許多,也可能誤導許多。比如近在一份公報上讀到評述內某工業(yè)已成長的文章,其中說到質量已達先進水平是,僅以監(jiān)督局的抽樣檢查合格率和大多數(shù)工廠已通過ISO9000評估體系來說明。而的的確確在市場上有許多人還認同ISO9000或合格率即是品質代表。但對于質量管理稍有研究的都知道,以上兩點是完全不能賴以評估質量水平的。資訊科技,是為了更好的促進溝通交流的技術,它本身沒有什么不良的成分,問題在于人類在知識的掌握和溝通方面的缺點太多。很多時候,我們對真理的理解并不透徹,而所說的又不能表明我們真正所想的。在smt技術上這類例子經??梢?,作為管理人員不得不關注。
在人員的管理方面,以往一個人能負責的,如今未必同樣一個人能做到。原因是在 smt的應用上,技術寬度和深度都增加了。在以THT為主的時代,一個工程師兼顧一條生產線上的生產、工藝、質量和設備是可以做到的。事實上有些工廠的管理是這麼安排的。這做法一直延用至今還在smt工廠中被采用,也正是管理層未意識到需求改變的例子。有些朋友可能會問,事實上左鄰右舍也有延用一貫做法的,但為何也沒見什么問題?在我協(xié)助工廠的改進工作經驗中也有這樣的問題的。其實這些做法不是沒有問題,而是不知道有問題的存在。須知在smt生產應用中許多問題都不會表面化。我常反問,采用舊做法的用戶是怎么知道沒問題的?他們是否已確定自己廠內的生產效率已達飽和?他們是否知道自己廠內條件下好能做到什么程度?是否知道每天在生產線上沒記錄的資源浪費有多少?又是否能很有信心的保證每批成品到市場上不會在短期內發(fā)生質量問題?....許多時候用戶不能回答。而我的工作結果,也往往證實那事先所謂的'沒問題'只是'不知道'罷了。以上所說,是不是意味著處理smt生產需要更多的人員呢?對于一般的小
廠或新工廠來說,答案是'是'。不過這人數(shù)可以通過有效的組織和培訓而減少。以目前工業(yè)界中所具有知識水平來說,是可能以以往處理THT的人數(shù)來處理目前等量的smt技術的,但必須投入一定的時間和培訓資源。
另一方面,做為管理層的,應具備能了解部下技術水平和實力的能力。看似理所當然,但其實許多管理人員未必真能了解其屬下的技術水平,而只是沒見到表面化的問題時便感滿意了。不少的管理層甚至認為有送屬下去培訓就能對工作勝任了。(smtsh.c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上海smt)這種現(xiàn)象是因為管理層本身對技術管理、smt技術、以及工程學的了解不夠深入。許多公司認為搞技術是工程師的事,經理的職責是管理。這種看似合乎邏輯的觀念常常阻礙了兩者間的互相交叉培訓(即工程師進修管理學,而經理干部學習技術)。這種做法在以往的科技要求下還可行,如今確有反省的必要。其實管理層的職責之一是確保屬下能有足夠的工作能力,在對屬下技術領域不夠了解的情況下又怎能有效的評估屬下的技術水平?這一點也是我工作上常見的問題之一。對于一些工程師所犯的錯誤,管理層非但不知,有時還給予認同,按其建議行事。
管理工作,一般都被認為是經理干部的職責,這觀念也應被逐漸改變。從事smt生產,成功關鍵之一在于技術管理整合,因此各活動間的介面(溝通、交流、合作)十分重要。在水平面上(工作流程)是如此,在垂直面上(管理組織)也應如此。各工作流程間、管理和技術間的分界線已不該硬性劃分的很清楚。決策的影響力,也有必要在 Top Down 和 Bottom Up 之間靈活處理。對于熟悉公司目標、政策、制度,以及預算管理等已不應只 是經理干部的事了。
我們把管理的準備工作當作是知識引進來看,那么我在上期同一標題的有關技術引進一文中所提到的一些論點都適用于此。管理畢竟和科技不同,以下有幾點應給予注意的:
1。 管理是軟科學,沒一定公式可遵循。但方法、模式、工具是有的。
2。 管理常牽涉到人事,因此除了科學的一面外,離不了感情的另一面。兩者間的
平衡是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3。 管理因帶感情成分,在引進外技術時必須在科學和感情上給予區(qū)分,并配合
本身的民族性、家地區(qū)和文化習俗背景方才能發(fā)揮得好。
4。 在引進管理技術的過程中,用戶本身內部的條件對執(zhí)行的成敗的影響較在科技
引進上為深。所需時間也可能較長。工作雖難,但卻是不可忽略的。
大家應給予認同的是,管理是門復雜的學問,絕非做久了就會的那么會事。它比起 smt技術的復雜,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管理技術上的開發(fā),也是層出不窮的。各種新概念不斷的推出,使得今日的經理不好當。這些概念、模式、方法都有其益處、限制和先決條件,我們必須去消化選擇。投入在這眾多的考察學習上本已不易,加上管理是一種行為,更須一定的時間來見效。所以用戶在時間上的投入應有一心理準備。由于當今的工業(yè)界是個競爭激烈的市場,(smtsh.c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上海smt)引進技術提升自己已不單只是我們要不要的問題,而是包括考慮他人做到什么程度的問題。在市場上對此仍未成熟的當兒,我們的考慮點可能多放在是否打算領先競爭。若按兵不動的話,過些時日的考慮點可就成為只求生存了。當今的管理方式,在學習和培訓、反省定位、和改進工作上的比重應適當增加。而一切始于正確的心態(tài)、認識和思路。問問自己,您到底要做得多好?
后要提到很重要的一點,管理知識的提升必須是全面的。工廠內如只有工程經理或生產經理學會以上提到的知識是不夠的。原因是 smt的綜合性要求高,必須各方面的配合
才有效。并且由于許多觀念在內也許較新,接受和采用上可能會有些阻力難度。若廠內只有一兩個人了解,推廣上是很難得到其他方面,尤其是上方的配合支持。而缺乏全面的配合支持,要達到高水平有很大的難度。
讓我對以上論點做個總結。smt技術的推進引發(fā)了許多的管理革新,雖然市場上出現(xiàn)好些相應有用的技術知識,但在推廣和有效應用上效果還不夠。我們在對此課題的認知上首先應有所突破。管理是種行為,和推行者的經驗脫離不了關系,經驗可以協(xié)助我們,也同樣能限制我們。我們應不斷的通過吸收外來知識翻新經驗。學習管理應配合本身的民族、文化習俗等因素以發(fā)揮佳效力。由于smt技術對整合技術的要求,在組織和人事管理上都應有相應的改變,而這改變對內目前通用的模式可能帶來很大的變化程度?;诠芾硎擒浛茖W和行為,時間上的投入可能是可觀的。也因為如此,正確的眼光和盡早推行可以是成功的,或甚至只是求存的關鍵。要推行正確的新管理,必須得到廠內各方的配合支持,因此全面教育也是重點之一。發(fā)達的資訊科技應該被利用來加快管理技術的提升,但必須同時注意其可能帶來的負作用。
下期再和各位探討有關設備工具對成功應用smt的影響。
來源:中SMT用戶目前需要些什么?- 管理篇本文《中SMT用戶目前需要些什么?- 管理篇》由昆山緯亞電子有限公司發(fā)布在分類[行業(yè)新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發(fā)布。
上一篇:SMT故障的解決思路與方法
下一篇:讓SMT少一些普通工藝問題